GB300 VS GB200:架构升级与散热需求的变化
1.性能与功耗的跃升
GB300综合性能明显改善,采用800G ConnecX-8 SNIC且拥有48条PCle通道。在相同数据量传输需求下,比GB200 CX7 速度更快,能耗更低。光模块将升级到1.6Tbps。GB300整合超级电容器和电池备份单元BBU,显著提升了电源质量和系统可靠性,同时优化了能效和空间利用率。GB300功耗从GB200的1200W激增至1400W,几乎达到初代B100的两倍。这种功耗的飙升直接导致传统气冷方案无法满足散热需求。英伟达因此取消风扇风冷版本全面转向水冷散热,通过更高效的热传导机制解决芯片过热问题。
2.散热设计的结构性变革
主板设计简化:GB300大幅减少主板风扇数量,转而依赖水冷系统,采用液对液的冷却方式,优化了服务器空间布局,提升数据中心密度。
水冷管线复杂化:相比GB200,GB300的水冷管线更密集,且CPU及GPU改用插槽设计,对液冷快接头的需求激增。
3.材料与架构创新
GB300采用新型PTFE(聚四氟乙烯)材料混压PCB设计,以应对高传输速率下的电气性能要求,同时通过优化机架连接方式,在个主板上增加了内存模块和CPU、GPU插槽,让客户能够根据自己实际需求定制化配置,解决GB200曾出现的机架过热与互联失效问题。
GB300的散热需求:为何水冷技术成为必然选择?
1.极端负载下的稳定性挑战
GB300的TDP(热设计功耗)高达1400W,在深度学习、实时数据分析等场景中,传统气冷已无法避免性能降频或系统宕机风险。水冷技术通过液体循环快速导出热量,散热效率提升30%以上,确保芯片在高负载下持续稳定运行。
2.水冷系统的核心组件需求
水冷板:GB300摒弃GB200大面积冷板覆盖方案,改为每个GPU芯片配备一进一出液冷板。水冷板作为散热系统的核心,需具备高导热性与耐腐蚀性,适配GB300的复杂热源分布。
水冷快接头:GB300的水路设计更复杂,快接头需支持高频次插拔与防漏液功能。
乐瑞的液冷组件与服务方案:为GB300 AI服务器提供高质量组件支持
作为液冷技术领域的领先供应商,Lori专注于为高性能计算场景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,助力客户应对GB300的散热挑战:
高精度水冷板
Lori的水冷板采用铜合金与微通道设计,热导率较传统方案提升40%,适配GB300的高热流密度需求。通过仿真优化流道布局,确保冷却液均匀分布,避免局部过热。
防漏液快接头
针对GB300对快接头的高可靠性要求,Lori推出高质量快接头,支持10万次以上插拔寿命,并集成测漏传感器,实时监测系统状态,最大限度降低运维风险。
GB300的发布不仅是英伟达的技术里程碑,更预示着液冷散热将成为AI芯片的标配。随着5KW-10KW高功率电源的普及,以及PTFE材料在PCB领域的应用深化,乐瑞水冷技术将进一步推动算力释放,赋能自动驾驶、AI生成内容(AIGC)等前沿领域。
乐瑞将持续创新,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同探索更低成本、更高能效的散热方案,为下一代AI芯片提供坚实的散热技术底座。